後備雞的營養需要是什麼

日期:2021-10-21 分類:知識 投稿:zhao

最佳答案 母雞體組織的變化前期以蛋白質與礦物質佔飼糧中的水平要高,這樣才能滿足它體分增長的需要,後期身體的幹物質增高了,脂肪增加了4 倍多,所含能量增加很多,所以要能量多一些、蛋白質低一些的飼料詞養。加上雞的相對生長是初期快、後期慢,例如出殼母雛平均重只有33克,2周齡時達到100克,增加了兩倍,飼糧用於生長的部分比用於維持的部分大,伺料效率高。

後備雞的營養需要是什麼

階段飼養、一貫制詞養與限制伺養後備雞是指雛雞從出殼培育到開始產蛋的這一階段,通常只有約20周的時間,它的營養需要前後期有明顯的不同。公雞與母雞體成分生長的規律是不同的,公雞身體的水分含量基本沒有改變,都在66%〜67%之間;而後備母雞卻從69。
5%降到56。 5 % , 水分少了就意味著幹物質增多了。公雞體蛋白在13周齡時幾乎是恆定在22%左右,到 18周齡略有增加,到成年後提高到28。 4 % , 而母雞的體蛋白前期都在22%〜23 % , 在 15周齡時略有降低,到 22周齡時則降到14。
4%,與公雞走了一個相反的方向,體脂肪則是在10周齡後開始增加,公雞增加得少一些,從 4 周齡時體脂從3。 6% 增加到25周齡時的9。 5 % ,而母雞則自5。 6% 增加到22周齡的25。 1% ,母雞沉積體脂肪的潛力遠比公雞大。灰分與鈣的含量,公雞到成年時都略有增加,而母雞到成年時則有減少。
體組織含能量都略有增加,公雞増加很少,從1。56千卡/克增到1。86千卡/克,而母雞增加很多,從 1。49千卡/克增到3。 07 千卡/克,增加了一倍多,這是由於母雞體組織幹物質與體脂肪增加很多的原因所致。根據體組織組成成分的變化,公雞的伺養可以採用一貫制,即一個固定的配方一直飼養成年。
母雞體組織的變化前期以蛋白質與礦物質佔飼糧中的水平要高,這樣才能滿足它體分增長的需要,後期身體的幹物質增高了,脂肪增加了4 倍多,所含能量增加很多,所以要能量多一些、蛋白質低一些的飼料詞養。加上雞的相對生長是初期快、後期慢,例如出殼母雛平均重只有33克,2周齡時達到100克,增加了兩倍,飼糧用於生長的部分比用於維持的部分大,伺料效率高。
所以,利用這個時期吃得多、增長快、飼料效率高的有利時機,使雛雞8周齡時體重達到550克左右,在 12〜14周齡時雞的體重才達到850克,兩週採食飼料約1000克,增重120克,為其原來體重的12%。這時採食的詞料主要用於維持生命,用於生長的部分就相對少了。
生長階段的雞,如體重為1千克,每日採食180千卡淨能,維持淨能需要120千卡,生長需要60千卡,維持需要佔67%,生產只佔33%。在生長前期,生長快,體重小,用於維持就少,用於增重的比例就多;在生長後期,體重大,需要的維持淨能就多,比例大,用於增重的淨能比例就小。
這是雞自由採食所需能量所顯示的規律,但也有一些人為的偏移,由於後備雞是培育作為產蛋的目的,不能使它過肥,過肥就要影響產蛋,不能讓它性成熟過早,過早產蛋要影響終身產蛋效能。所以有必要在培育後備雞的後期,採用限制詞養,以達到控制性成熟,不使其過肥的目的。
限制詞養有3 種方法,一種是限制採食量,使其採食量僅及自由採食量時的80%或 70% ,產蛋雞限制在80% ,肉用種雞限制在70% ,因為肉用種雞更易於貯積脂肪。第 2種方法是低飼糧的蛋白質水平, NRC 的飼養標準就是按照這個原則制訂的,它將14周齡前詞糧蛋白水平從15%降到14周齡後的13%。
使雞採食量降低,蛋白質的供給也不足以快速生長。第 3 種方法是降低蛋白質的質量,使其氨基酸不夠平衡,即將詞料中魚粉及部分豆餅的成分改血粉與羽毛粉,飼糧中蛋白質雖仍達到15%,但質量低劣不足以維持正常生長。3 種方法,第 1種方法是現在廣泛採用的,如隔日詞養法,將 2天的限額集中在一天飼餵,使強雞、弱雞都有充分採食機會,雞群體重均勻。

第 2 種方法已經在伺糧營養標準中體現了。第 3 種方法對蛋白質飼料的利用是一種浪費,不值得效法。所以多采用降低蛋白質水平的第二種方法。經驗證明採取限制詞養的制度,即使在20周齡時達不到標準體重而延遲開產期,但以後一年的產蛋效能仍將會是很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