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段的稱謂有哪些
最佳答案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兩三歲時稱孩提,總角是幼年的泛稱,幼學,指10歲的兒童,弱冠指20歲,而立之年指30歲,不惑之年是指40歲,天命指50歲,耳順、花甲之年指60歲,古稀指70歲,80歲稱杖朝之年,耄耋指八九十歲,白壽指99歲,期頤指百歲之人。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兩三歲時稱孩提,總角是幼年的泛稱,幼學,指10歲的兒童,弱冠指20歲,而立之年指30歲,不惑之年是指40歲,天命指50歲,耳順、花甲之年指60歲,古稀指70歲,80歲稱杖朝之年,耄耋指八九十歲,白壽指99歲,期頤指百歲之人。
中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人有著不同的稱謂,現詳細介紹如下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兩三歲時稱孩提。
童齔,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女孩7歲稱始齔、髫年;男孩8歲稱始齔、齠年。這是因為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開始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猶,因此有齠年或髫年之說。
總角是幼年的泛稱。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此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所謂的總角之交.就指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
垂髫之年,泛指兒童。因為古代小孩頭髮下垂,由此引申指未成年的人。黃口,指10歲以下的兒童。
幼學,指10歲的兒童。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女孩13歲稱顯蔻年華。舞勺之年指青少年13~丨巧歲==
及笄即指女子年滿15歲。笄,原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
志學是指15歲。女孩丨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
舞象之年指青少年丨5-20歲。
弱冠指2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 二十曰弱冠。也有加冠一說,是因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論語》中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之年指30歲,多指男子30歲,其中立是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是指40歲。不惑,是不迷惑、不疑惑之意3
天命指50歲,也稱知非之年。
耳順、花甲之年指60歲。花甲 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古稀指70歲。語出杜甫《曲江二首》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80歲稱杖朝之年,也稱傘壽。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耄耋指八九十歲。語出《禮記•_禮》 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90歲稱為上壽.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九十九,故借指99歲。
期頤指百歲之人。據朱熹講,期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頤,是謂當養而已,即生活起居由人養護。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