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進化在栽培和育種上的意義是什麼
最佳答案 1 為適應農業條件發達地區的需要,應選擇喜肥水,生產 力在250kg以上、主莖發達、稈強不倒、中粒以上的有限或亞有 限結莢習性的高度進化的大豆型別為育種目標。2 為適應廣大地區的一般農業條件,應選擇進化程度相對 較低,生產力在150〜200kg、抗逆性強、植株表現稈強不倒、高 大繁茂、主莖節數多的大豆型別為育種目標。
1。 在進行大豆育種時,一個地區的育種目標,要根據本地的 農業條件科學的制定。
1 為適應農業條件發達地區的需要,應選擇喜肥水,生產 力在250kg以上、主莖發達、稈強不倒、中粒以上的有限或亞有 限結莢習性的高度進化的大豆型別為育種目標。
2 為適應廣大地區的一般農業條件,應選擇進化程度相對 較低,生產力在150〜200kg、抗逆性強、植株表現稈強不倒、高 大繁茂、主莖節數多的大豆型別為育種目標。
3 在當前仍是乾旱鹽鹼或肥力很低的地區,應選擇進化程 度更低,植株表現高大繁茂、分支性強、無限結莢、粒較小,在 這種生產條件下有130〜150kg生產力的型別為育種目標。
2•大豆的進化過程是數量性狀遺傳基因定向積累的過程,不 同進化程度的大豆品種的差別,主要是數量性狀基因累加程度和
互作的結果。因此,在育種過程中,應根據育種目標挖掘和聚合 相關基因。
3。 用不同進化程度的大豆為親本相互雜交,後代的數量性狀 主要表現為正態分佈,平均值介乎兩親本之間,亦有超親現象。
為此,在進行栽培大豆雜交育種時,為了能從後代中直接選出適
於生產中應用的優良品種,兩親本均應為具有一定進化程度的栽 培型別品種。在一般雜交育種時,最好應用地理上遠源,而在需 要提高的性狀方面,均表現較高進化程度的栽培型別為親本相互雜交。這樣,可以透過同一性狀不同基因的積累,使該性狀進一步提高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