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的由來
最佳答案 鹿邑古稱苦(hu)、真源、谷陽、仙源、衛真等。《許志》曰:“元初避水東遷,今地並衛真,仍曰鹿邑,而舊鹿邑廢。”區劃設定十分明瞭,衛真和鹿邑兩縣合併後,縣名沿用“鹿邑”,治所遷至“衛真”。自元朝開始,縣名沿用至今。
鹿邑古稱“苦”(hu)、“真源”、“谷陽”、“仙源”、“衛真”等。在歷史上,曾有三位皇帝頒詔欽改鹿邑縣名,唐高宗於乾封元年(666年)下詔改縣名為真源,寓鹿邑為真理(道家思想)的發源地。武則天稱帝后尊李母為先天太后,於載初元年(689年)下詔改真源為仙源,意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則為仙之源。宋真宗到鹿邑拜謁後,下詔改縣名為衛真,以表明他比別的朝代更扞衛老子及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隋朝開皇18年,與之相鄰的武平縣內因“麋鹿甚多,常聞鹿鳴”而已經將縣名改為鹿邑縣。《許志》曰:“元初避水東遷,今地並衛真,仍曰鹿邑,而舊鹿邑廢。”區劃設定十分明瞭:衛真和鹿邑兩縣合併後,縣名沿用“鹿邑”,治所遷至“衛真”。自元朝開始,縣名沿用至今。
鹿邑,河南省直管縣,古稱鳴鹿、真源、苦縣、谷陽、仙源,位於河南省的東部豫皖交界處。東臨安徽省亳州市,西接淮陽縣,北靠柘城縣,南望鄲城縣。鹿邑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故里,2011年11月,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報中國文聯審批、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備案,命名河南省鹿邑縣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並建立“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