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的由來

日期:2021-04-08 分類:百科達人 投稿:田詩仙

最佳答案 在原始社會,人類為採摘樹上野果,在腿上綁兩根木棍增加身高,這是高蹺的最初形式。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高蹺的由來

在原始社會,人類為採摘樹上野果,在腿上綁兩根木棍增加身高,這是高蹺的最初形式。春秋戰國時,喜玩蹺技的藝人遊走各國,高蹺已發展成一項雜技藝術。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漢魏六朝百紅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託。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北京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上一篇:
下一篇: